苏轼吃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在,称赞道:“师傅,岂止是味道不错?简直是人间美味啊!”

“有这样的美食,就算要我去天上当神仙我都不干!”

一行人是其乐融融。

时间过的极快。

一转眼,苏辙就到了十岁。

他不仅长高了,面上更是褪去了婴儿肥,已有几分俊朗的模子,言行举止更是进退有度,但凡与他熟识之人提起他来都是赞不绝口。

这一年,苏轼十三岁,他不光展现出过人的才智与天分,更是展现出好吃的一面来,闲暇时就与郭太白一起研究好吃的,故而即便苏辙抽条了,但他却还是长着一张易嗔易喜的包子脸。

他们兄弟两人站在一起,苏轼比苏辙高上小半个头,但却是一团稚气。

时常有人看到他们兄弟两个会发问。

谁是哥哥?

谁又是弟弟?

每每苏轼听到这等话,都会气闷好久。

可就算如此,一点不耽误他们兄弟两人的感情。

在朝夕相处中,苏辙与苏轼的感情是愈发深刻,比双生子还要好。

几年的时间里,能发生很多细碎的小事。

比如,苏家大郎苏位在苏涣的撮合下,娶了苏涣妻子杨氏的外甥女彭氏为妻,自成亲以来,夫妻两人琴瑟和鸣,就算苏位前年会试落第,可彭氏却始终鼓励苏位,为苏位打气。

比如,苏家二郎苏修如今也订了亲,定的是石二姑母夫家的侄女,定于明年春日成亲。

比如,苏老太爷的身子一日日好转起来,用舟山县神医的话来说,就他这身子骨,再活十年八年也不是问题。

……

当然,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也并非全是好事,也有坏事。

比如,程家的程老太君因日子过的不顺心,身子亏空的厉害,只怕没几年活头,就算她行事糊涂,程氏与她断绝了关系,可到底却是生了程氏一场,程氏听说这件事时多少有些伤感的,可伤感归伤感,却一次都没去程家看过程老太君,因她知道,程老太君眼里心里只有自己儿子,她一去,程老太君定又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。

比如,苏五娘如今年纪也不小,亲事却不算顺利,王氏看得上的人家,旁人看不上苏五娘,上门提亲的人

章节目录